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推薦」大城小事-發現新北市的夜市人生?!


 

前幾天提到的「大城小事.發現新北市」影片徵件活動,恰子也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拍攝的準備。不過聽來似乎有點荒唐,影片徵件活動分為兩大類,「廣告類」與「短片類」。因為恰子既不是廣告人,也沒有學過任何電影相關課程,甚至幾乎連簡單剪輯個小影片的經驗都沒有。所以想要做出個像樣的廣告或是短片的可能性差不多跟要王建民站在左打席轟出全壘打的機率差不多高。但是為什麼恰子還是執意要參加呢?因為恰子想要(首獎的30萬元)試著記錄下一些美好的片段,也當作是個全新的嘗試經驗。志在(30萬元)參加,不在得獎。


 






恰子打算參加「短片類」,短片類有5份故事大綱,參賽者擇一大綱融入新北市的環保、文化、濕地生態、勞工、教育、交通、弱勢關懷…不啦不啦等元素,以呈現新北市的獨特及幸福全貌。

(1)    尋找父親的背影:發生在三峽一個動人的父子情深的故事。

(2)    畫一個幸福的圓:單親家庭裡有身心障礙成員,獲得縣府圓夢與關懷的故事。

(3)    遇見生命的奇蹟:炎炎夏日中,發生在江翠礫間的生命奇遇。

(4)    改變,從現在開始:在八里自行車道迎風行,失業的父親決心要為孩子撐起一個幸福的家。

(5)    無礙的愛:新住民的努力與堅持,適應他鄉的生活。

因為恰子的拍片經費極度拮据,沒有片酬可以請任何演員參與演出。除了恰子本身會身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音效、燈光、剪輯、美術設計以及(最需要臉蛋的)男主角之外,理所當然地貝貝就是(不用錢的)女主角。

*恰子跟貝貝怎麼拍得出父子情深?(第一題出局)

*恰子跟貝貝怎麼組成單親家庭,而且還要有一個化身身心障礙者?(第二題出局)

*因為女主角怕曬太陽,所以炎炎夏日的奇蹟無法發生。(第三題出局)

*恰子是失業父親,貝貝是孩子?(第四題出局)

沒錯!沒得選了。恰子的題目就是(5)無礙的愛:新住民的努力與堅持,適應他鄉的生活。

雖然說這裡新住民應泛指的是陸籍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但其實在台灣除了原住民之外的所有族群都曾被稱做「新住民」。清朝時期,移民來台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他們之於原住民就是新住民。台灣光復之後,新住民的名稱轉移到了那時來台的外省人身上。接著近二十年來,新住民又成為了外籍配偶的代名詞。



「新住民」之所以「新」,是與原本的住民相比較而來。所以依照這樣的邏輯看來,移居到台北僅五年的恰子來說稱做「新住民」也不無道理。甚至許多「外籍配偶」待在新北市的時間都比恰子多好幾年呢!



恰子跟貝貝都是從中部上來台北工作的新住民,身分吻合!就這樣拍啦~

偷偷介紹一下短片類的獎項內容:

短片類:影片長度為1~15分鐘內

社會組

獎  項    得獎人數    獎  金    其他獎勵

首獎    1    30萬元    獎座、證明書

銀獎    1    20萬元    獎座、證明書

銅獎    1    10萬元    獎座、證明書

佳作    6    每名3萬元    證明書

學生組

獎  項    得獎人數    獎  金    其他獎勵

首獎    1    30萬元    獎座、證明書

銀獎    1    20萬元    獎座、證明書

銅獎    1    10萬元    獎座、證明書

佳作    6    每名3萬元    證明書

當然,前面已經提過志在(30萬)參加,不在得獎。上面的訊息大家匆匆略過即可,一點兒也不重要。

在確認短片大綱題目之後,我跟貝貝開始進入如火如荼的討論與構思之中。一開始我為了先了解關於身為新住民的貝貝的一些想法,所以做了一些提問如下:



 





在這樣下去,參賽短片的題目就要變成「新北市的夜市人生」了啦!!!





『大城小事 發現新北市』影片徵選活動網站
http://www.onemedia.com.tw/2010fun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